路边的草丛中配资专业炒股配资门户,艾文捉到了三只蚂蚱。
三只蚂蚱长得不太一样,首先是颜色不同,一只全身都是绿色,一只头胸部绿色而触须、六足和腹部是灰色,还有一只全身灰色而翅膀上有两道黑斑;其次是形状不同,前两种头部尖尖的,后足很长且向后伸展,全身灰色的那个头部却是圆圆的,后足呈弯曲状缩在腹部下边。
图片
“它们都是'蚂蚱’吗?”我向艾文提出了疑问。
“那'蝗虫’又是什么?”艾文自己也提出了疑问。
“我还听说过'蚱蜢’这个词儿,李清照在词里写过'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个'舴艋舟’,据说指的就是形似蚱蜢的轻便舟船。那'蚱蜢’又是什么?”我越来越好奇了。
我和艾文很想弄清楚“蚂蚱”、“蝗虫”、“蚱蜢”这三个词到底指的哪些昆虫,可是越理越乱,最后还是放弃了。
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又遇上了很多种所谓的“蚂蚱”,也拍到了很多照片。而且,随着知识的增长,我们知道它们都属于直翅目昆虫。
今天,对照我们曾经拍照过的直翅目昆虫照片,我决定彻底弄清楚它们的区别。
要搞清楚一种昆虫在在现代生物学分类中的位置,必须对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分类阶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现代生物分类的阶元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种、属、科、目、纲、门、界。种(物种)是基本阶元。相似的、具有共同起源的种,聚合成属;相似的、具有共同起源的属,聚合成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
随着昆虫研究的深入,分类层次也在不断增加,阶元基础级别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单元,如总纲(超纲)、亚纲、次纲、总目(超目)、亚目、次目、总科(超科)、亚科等等。
我将阶元系统层级图进行了归纳,以便更清楚地认识昆虫分类系统的阶元层级。
图片
我们常见的昆虫归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昆虫纲又分为如下各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包括原同翅目和半翅目)、脉翅目、螳螂目和蜻蜓目等。常见的蝗虫、蚱、蜢、蝈蝈、蟋蟀、螽斯等都属于直翅目昆虫。
图片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已知的种类约有85万种以上,占动物总数的4/5。
昆虫具有如下特点: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具触角1对(极少数无触角);胸部3节,每节有足1对;中胸和后胸节通常有翅各一对。腹部除末端数节外,附肢多退化或无。生殖孔后位。头部有触角(极少数无触角)、复眼1对,单眼2~3个或无,口器1个。胸部由前胸、中胸、后胸三节组成。每节腹面两侧各生足一对,由基、转、股、胫、跗五节组成。跗节又分1~5节,末端有爪,有的爪上有爪间垫和爪间刺。中胸和后胸上通常各生有一对翅。不同虫种的翅脉和脉序不同,为昆虫分类的重要依据。有的昆虫后胸翅退化为平衡棒,有平衡作用。腹部由11节组成,由于前1~2节趋于退化,末端几节变为外生殖器,故可见的节数较少。(该部分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图片
图片
昆虫身体结构图(该部分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按照有无翅膀,昆虫纲又分为两大亚纲,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昆虫纲包含三十多个目。
图片
昆虫纲生物系统树
我们常见的昆虫多归属于如下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包括原同翅目和半翅目)、脉翅目、螳螂目和蜻蜓目等,其分科如下:
图片
直翅目昆虫首先根据触角长短又分为螽亚目(长角亚目)(Ensfera)(如蟋蟋类、螽斯类)和蝗亚目(Caelifera)(短角亚目)(如蝗类)。长角亚目又分为若干总科如螽斯总科、蟋蟀总科、驼螽总科、蝼蛄总科、沙螽总科、裂螽总科和原螽总科等;短角亚目也分为若干总科如蜢总科、蝗总科、蚱总科和蚤蝼总科等。直翅目昆虫的分类结构如下:
图片
注:由于昆虫分类的不断演化调整,图示信息不一定完全准确,精确的分类请参阅相关专业书籍。
根据以上分类原则,我将所拍到的昆虫按阶元层级做了分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将这些照片和直翅目昆虫分类表对应后,再看《博物》杂志中所描述的直翅目昆虫的分类方法和形态介绍,就很容易理解了:
图片
一番分析总结下来,蚂蚱、蝗虫、蚱蜢,我们总算分清楚了。
行文若有错误之处配资专业炒股配资门户,也请您留言提出,我们相互学习,不断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万隆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