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生物能源分会配资股票门户网专家组管理办法》暨第一届“生物柴油专家组”遴选、组建工作的通知,经本会邀请和本人同意并提交《中国民营促进会生物能源分会 专家(库)组申请人员基本信息表》,以下同志为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能源分会(第一榜)“生物柴油专家组”成员名单配资股票门户网,现将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公示时间由2023年4月10日至2023年4月15日止,公示期内,希望广大生物能源业者通过邮件或电话反映以下同志是否具备“生物柴油专家组”成员条件。
生物柴油专家组 主要职能
(一)参与开展国内外科技创新的交流、研究,构建产学研创新服务平台等工作;
(二)参与开展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起草服务工作,逐渐形成我国生物能源品牌效应;
(三)参与开展科技项目的咨询、评价和论证工作,推动我国生物能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积极履行、践行生物能源产业科学决策的思想库、产业发展的智囊团、产业政策制定的参谋和助手的角色和使命;
(五)充分发挥生物能源产业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科技先导性和技术推广全局性作用。
专家组成员具备的条件
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生物能源事业,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熟悉生物能源产业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
专家原则上须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特别优秀或有突出贡献者经审核认定后,可放宽至中级技术职称;
专家应具有从事生物能源工作或相关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且工作经验丰富、在本行业和领域内具有较高学(技)术知名度的专业人员,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信誉好、口碑好,无重大过失记录,未被相关部门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
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
生物柴油专家组 公示名单
/
排名不分先后
武书庚 先生简介
图片
武书庚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汉族,1972年5月出生,河北平乡人。
1995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1年和2007年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1年起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工作,先后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家禽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共产党员、四支部书记、所党委委员,曾任所党委纪委委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普工作者,十堰市特聘专家,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检查员(注册领域:畜禽类;证书编号:2011-1-PA00023)。
COFCC有机产品认证技术专家。
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2010C464),河南省“三区”科技人才,北京科技特派员(BJKTPZ201705790)。
《Frontiers in Physiology》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Frontiers in Animal Science》客座副主编(Guest Associate Editor)、《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和《Agriculture-Basel》编委(Review Editor)。
《中国农业科学》(2019和2020年度)和《中国家禽》(2020)《动物营养学报》(2022)优秀审稿人。
《饲料研究》编委、《中国农业科学》栏目编委,《中国畜牧杂志》专业主审,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书稿复审专家,《动物营养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生物技术通报》《家畜生态学报》《食品与营养科学》《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中国家禽》《北京农学院学报》《Poultry Science》《Frontiers in Nutrition》《Livestock science》《Animal》《Animals》等杂志审稿专家。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理事;
全国动物营养指导委员会蛋鸡分会委员;
内蒙古肉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鸭和北京油鸡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家委员会产品品质特聘专家;
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禽蛋产业分会秘书长;
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蛋禽健康生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科创中国禽蛋产业服务团副团长;
河北涿州蛋鸡科技小院首席科学家;
保定博士农场首席科学家。
曾访问加拿大、美国、古巴、韩国、越南、匈牙利、捷克、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克罗地亚等国家。
课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活性氧(ROS)介导蛋白氧化对蛋清稀化中β-卵黏蛋白稳定性的作用及其调节,32272907;丝氨酸通过卵黏蛋白调控鸡蛋蛋清品质的作用机制,3207277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抗炎抗病增效产品功能评估与应用/2022YFC2105005;蛋鸭光照适宜参数及限值研究,2016YFD0500510)、企业合作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2212)、“十三五”“十二五”“十一五”“十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子课题,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农业结构调整专项等课题。
获奖:优质鸡蛋生产的营养调控技术体系创新与应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成果一等奖(2021-KJ037-1-R02);
低胆固醇营养健康蛋饲料生产及蛋鸡规模化养殖技术,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叁等奖(2006J-227-3-144-002-R02);
蛋鸡健康的抗氧化营养调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北京市科技推广奖三等奖(2019-3-15-01);
荆门市科学技术奖叁等奖(荆政发〔2006〕19号,2005-11-2);
鸡蛋蛋壳品质营养调控关键技术创新,大北农科技奖创新奖(2021-C-18-D04);
果渣生物发酵与营养平衡的研究与应用,北京市科学技术贰等奖(2005农-2-004-09);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2005-17-08);
犊牛、羔羊配方代乳品的研制与应用,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KJ2007-G3-066-08);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奖二等奖(2006-13-08);
棉籽粕“物—化”脱毒新工艺,德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06-1-2(2)-3);
德阳市热心公益奖。
主编(安全高效预混合饲料配制技术、图说健康养蛋鸡关键技术、蛋鸡饲料调制加工与配方集萃、饲料加工与调制问答)、副主编(第八届中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饲料营养应用技术研究进展(2013)、肉鸡饲料调制加工与配方集萃)和参编书籍10余部,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其中SCI文章50篇)。
主要研究方向:家禽健康的评价与营养调控、禽产品品质形成机理与营养调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效性与组装;饲料组方与调制;禽产品健康评价与科普。
王忠铭 先生简介
图片
王忠铭,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质能源生化转化研究室主任,工学博士,二级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
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50余项。获废油脂生产生物柴油方向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广东省专利金奖1项,国家专利优秀奖1项,获得政府特殊津贴奖励。
作为负责人完成了科技部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课题,以及国家基金面上项目、中泰国际合作基金重点项目和广东省基金团队项目。
作为项目负责人目前正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秸秆类生物质生产生物柴油与药物中间体研发”(2022年11月—2025年10月),重点开展秸秆等生物质的生物燃料绿色炼制和高值化利用工作。
刘德华 先生简介
图片
刘德华 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化工系应用化学所所长、博导,中国-拉美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生物质综合利用的生物炼制技术,聚焦于微生物发酵、酶催化转化及产品纯化工艺优化、设备研发及过程集成。主持完成国家“863”重点项目——1,3-丙二醇的生物炼制,新建或改建成万吨级生产装置三套,填补国内空白。
主持研发酶法生物柴油技术及其产业化,建成全球首套酶法生物柴油工业化装置,该技术已分别在巴西、马来西亚实现工业化示范。
已申请60多项发明专利,获中国专利授权50多项,并有多项核心专利已获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新加坡、巴西、印度等二十多国授权,发表SCI收录论文200多篇。
主持完成的“生物法耦合生产生物柴油与1,3-丙二醇”项目先后荣获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2007)、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2015)、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2016)及绿色低碳领域(2018)最具投资价值领先技术“蓝天奖”、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16)。
荣获“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6)。
徐俊明 先生简介
图片
徐俊明,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利用研究。以林业木质、非木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热化学转化制备先进液体燃料与化学品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开发生物质定向可控热化学转化的示范裝置。
主持并完成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基金等10余项。
获得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十三届“林业青年科技奖”;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领军人才”。
兼任中国林学会林化分会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委会委员,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理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六),梁希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
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他引30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蒋平平 先生简介
图片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南大学新材料助剂与先进催化工程中心主任
浙江省杭州市政府 “钱江”特聘专家、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高级研究学者(国家留学基金委派出)
并以访问学者身份与美国、欧盟、德国和韩国同行进行高层级别专业与学术交流。
教育部、江苏省、浙江省科技厅和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成果评审专家;
任中国工程塑料协会助剂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增塑剂业行业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期刊《化工进展》编委;
《塑料助剂》副主编;
《增塑剂》主编。
主持包括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及省部级研究项目多项;发表SCI和CSCD论文共128篇。
曾多次特邀在国内外专业及学术会议作专题特邀报告,出版《增塑剂及其应用》、《环保增塑剂》等多部学术专著,获授权发明专利45项。
获获中国轻工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项(排名第一);
获中国石油和化学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
江苏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一项;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
主持多埸行业生物柴油&餐厨废弃油脂全组份利用技术论证会并为会议作主旨报告。
郑志锋 先生简介
图片
郑志锋,男,1975年3月生,厦门大学能源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
福建省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基地主任、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进电化学储能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主任,中国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嘉庚创新实验室)荣誉研究员,学科方向带头人与团队带头人。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南强重点岗位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高层次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等。
美国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NREL)等机构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生物质能源、储能材料与器件、双碳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与政策研究工作。
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横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6项。
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4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制订国家标准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5项。
与国内外行业头部企业、著名研发机构、咨询机构等保持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科研成果已在福建、江苏、云南、安徽等省进行了转化,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谢书轩 先生简介
图片
谢书轩 ,教授级高工, 中科固体物理所特聘研究员。
海新能源科技(合肥)分公司 合肥飞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注册化工:建模工程师 、装配工程师 、工艺工程师 ;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科学岛分院专业学位硕/博研究生实践导师 。
参与
中国科学院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
中澳能源与环境材料联合实验室
以及国防科工委、中科蚌埠技术转移中心等课题研发成果转化。
近期合作
淮北新兴皇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柴油相关的新型催化技术研发》
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离子液催化剂在生物基材料上的清洁应用研究》
安徽昊源化工集团《煤基生物可降解新材料聚乙醇酸( P G A )合成及共聚改性》
安徽省重大专项(面上) 《PBAT合成和大豆油油脂基材料共聚改性及应用》等 。
作为“国家高分子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安徽) ”的学科带头人 ;
安徽省高分子包装材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
安徽蚌埠 (自贸区)生物基材料专委员专家。
重点开展油脂基材料和油脂基 助剂在P L A、P G A、 P B AT、 P O E以及生物基特种PA系列的应用和生物基碳(双碳政策)认证工作。
张家仁 先生简介
图片
张家仁,2010年博士毕业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生物化工研究所副所长。
长期从事生物质高效转化利用等新技术研究开发工作,主要涉及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液体燃料,类高密度聚乙烯等生物基可降解高性能材料,长链二元酸等生物质平台化学品,生物质制氢及其提纯和生物质沼气及其选择性转化等。
先后承担或参加过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和中国石油研发项目共10余项。
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发明专利30余项,参与编写论著4部。
渠红亮 先生简介
图片
渠红亮,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1994年9月-1998年7月在石油大学(华东)炼制系化工工艺专业学习。
1998年7月-至今在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
申报专利51件,已获得授权专利42件;发表论文9篇。
参与了《加氢工艺与工程》(第二版)、《中国炼油技术新进展》和《中国炼油技术》(第四版)部分章节的撰写。
刘朋 先生简介
图片
刘朋,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
长期从事非食用木本油脂和废弃油脂热化学转化制备生物液体燃料及精细化学品应用基础研究。
先后主持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江苏省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企业技术开发项目等6项。
作为研究骨干,获鉴定科技成果4项,其中2项分别入选2017、2019年国家林草局重点推广林草科技成果100项。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9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
荣获第四届中国科协优秀农林科技论文二等奖1项;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王霏 先生简介
图片
王霏,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博士毕业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导师:蒋剑春院士)和美国University of Kentucky(联培,导师:Mark Crocker)
长期致力于油脂加氢制备第二代生物柴油的研究工作,针对本领域催化剂活性位数量少、分散度低以及油脂大分子扩散受阻等问题,设计研发出多款新型镍、钴基催化剂。
主持国家留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并以骨干成员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目前,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篇(SCI论文1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曾荣获全国林科优秀毕业生、梁希优秀学子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博士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和奖励。
杨峻豪 先生简介
图片
杨峻豪,男,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化学工程系学士、硕士。
曾于棕榈油相关领域担任项目及设计工程师,负责棕榈油精炼、分提以及棕榈生物柴油工厂设计以及工程建造。
2011年加入马来西亚棕榈油总署,负责东亚区域棕榈油技术咨询事务。
2016年起任马来西亚棕榈油总署驻华办事处、大马棕榈油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主管棕榈油技术推广、科研活动以及市场开发。
黄霍辉 先生简介
图片
黄霍辉 马来西亚棕榈油委员会上海代表处 – 首席代表
营养与社区健康本科,工商管理硕士。
于2001年7月加入马来西亚棕榈油委员会,在总部任职期间,曾担任技术营销专员(营养), 亚太区市场分析员,及亚太区(除中国)区域代表各职。
于2012年被调派到马来西亚棕榈油委员会驻上海代表处担任首席代表一职,负责在中国推广马来西亚棕榈油产品的应用。
除此之外,他也多次受邀在各个研讨会议发表有关棕榈油市场的最新进展及前景。
常俊明 先生简介
图片
常俊明,太原工业大学毕业(现太原理工大学),高级工程师
在长治市合成化学厂担任过合成脂肪酸车间车间主任,脂肪醇分厂厂长,合成化学总厂副厂长,奥尼克么司副总经理
广东肇庆长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过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甘油生产厂)
广东江门嘉诺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生产一代生物柴油)
海南环宇新能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绿色能源研究院总工程师
种传学 先生简介
图片
种传学 湖州联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工艺与工程专业,国家生物柴油专委会专家委员;
参与制定了多项新能源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的制定及审定;
拥有相关专利45项。
李荣光 先生简介
图片
李荣光,德州市荣光生物新能源有限公司 德州市荣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自1995年开始从事生物柴油行业,至今近30年,一直致力于生物柴油制造技术的研发和转化,是国内生物柴油行业领跑者。
该同志曾4次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生物柴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发明的连续脂化生产技术、硫废水处理技术为行业先进技术,为德州市荣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施工10万吨BD100生物柴油生产线,其生产线兼具产量大、产品指标好、用工少及耗能低等优点。
李荣光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能够通过长期的一线观察,反复论证工艺革新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善于从实战角度出发,提出成本低、效果显著的优化方案。
是生物柴油行业内少见的技术型企业管理者,也是生物柴油行业当之无愧的实践型专家。
吴文 先生简介
图片
吴文,男,1976 年 10 月出生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工艺专业 。
锐硕技术服务(山东)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山东博远工程设计公司执行总裁
从事炼化行业 20 多年。历任生产班长、技术员、研发总监、生产经理、总经理职务。
自 2016 年以来专注于生物柴油(HVO)项目,并从原料预处理、制氢、加氢、分离、异构等单元形成一套自有的工艺体系。已在相关企业通过量产,产品已销往海外。
秉承不断创新的理念,成立工艺设计研究院针对 HVO 的技术创新、工艺改造、生产周期等方面的不断优化,该工艺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生物能源产业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
生物能源分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万隆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